風雲人物

當前位置 /首頁/歷史/風雲人物/列表

將軍許世友下連當兵秀武功:贏得戰士直呼其名

毛澤東看了一則師政委下連當兵的報道之後,聯想到部隊實行軍階制和正規化以後出現的一些軍官脫離部隊、脫離士兵的現象,提出了軍隊幹部下連當兵的號召。由於高階幹部帶頭,做出了榜樣,因而在全軍很快掀起了一個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運動。

將軍許世友下連當兵秀武功:贏得戰士直呼其名

一位師政委下連當兵,毛澤東向全軍推廣

1958年《解放軍報》、《國防戰士》、《雲南日報》相繼發表了一篇通訊,報道一位老紅軍戰士下連當兵的事蹟。報道說這年2月,解放軍第十三軍第三十七師政委何雲峰(後歷任成都軍區和福州軍區副政委),身穿戰士服裝,佩戴列兵軍階,來到“紅軍團”第八連第一班當兵。何雲峰一到連隊,完全按照一個戰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嚴格遵守連隊紀律,不論是外出開會或到服務社買東西,他都要向班長請假銷假。早上爭著打水掃地刷廁所。有時開會回來晚了,一見戰士們都睡了,他就悄悄地查鋪,幫戰士們蓋好被子,然後才上床睡覺。班長見他年紀大,怕他冷,特地給他換了一床大被子,被何雲峰謝絕,他堅持去換來與戰士們一樣的小被子。他不讓同志們稱呼他首長或政委,而直接叫他的名字,或者老何。晚飯後他常和戰士們一起娛樂,幫助文化低的戰士學文化、寫家信,和他們拉家常,瞭解他們的困難、呼聲以及對部隊的意見。他能解決的就幫助及時解決,解決不了的就轉告有關機關設法解決。他很快就與戰士們打成了一片,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使連隊迅速出現輕鬆活潑的局面,軍事訓練和各項工作都搞得有聲有色。

時任黨中央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的毛澤東看了報道之後,聯想到部隊實行軍階制和正規化以後出現的一些軍官脫離部隊、脫離士兵的現象,對何雲峰下連當兵的經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在這年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軍隊幹部下連當兵的號召。解放軍總政治部在這年9月20日發出指示,把軍隊各級幹部每年下連當兵一個月定為制度。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革命措施,得到了廣大官兵的熱烈擁護。由於高階幹部帶頭,做出了榜樣,因而在全軍很快掀起了一個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運動。

9月21日下午,毛澤東接見了參加南京軍區常委擴大會議的全體人員。毛澤東握著許世友的手說:“世友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幹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工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幹部可不可以下連當兵?可不可以作個決議?”對毛澤東的指示說一不二的許世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完全可以,堅決照辦!”

在毛澤東走後的第二天,南京軍區常委就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落實毛澤東的指示。許世友在會上第一個報名,要求下連當兵。軍區常委研究決定,批准許世友上將,張才千、蕭望東、林維先、饒子健中將等30位將軍首批下連當兵。

許世友:憑著武林功夫,贏得戰士直呼其名

許世友回到家裡,脫下他穿慣的“布草鞋”,換上戰士們穿的解放鞋,換上士兵服裝,戴上船形帽,肩背揹包,在屋裡走了兩個來回。他問祕書和夫人田普:“你們看看,我像不像個兵?”田普點點頭說:“像,真像,就是老了點。”許世友對著鏡子,整了整衣服說:“你們說像沒用。戰士是鏡子,他們說像才真的像。”

10月17日一大早,吉普車將他送到浙江寧波海防前線某部六連,六連官兵聽說大名鼎鼎的南京軍區司令員、上將許世友來當上等兵,又驚又喜,爭相轉告這件稀奇事。

戰士們敲鑼打鼓,列隊鼓掌歡迎“老兵”下連。連長很緊張,還是按老習慣慌慌張張跑步來到他面前,立正、敬禮、報告。許世友一見,連忙擺手說:“你們搞錯了。從現在起,我是一個兵,是你們連的上等兵,應該是我向你連長報告。”說罷,他舉手敬禮,正正規規地大聲報告:“連長同志,上等兵許世友前來報到,請分配工作!”

連長嚇了一跳,憋得臉通紅,好半天才說:“首長,你被分配到二排六班。”

許世友臉沉了一下,說:“你怎麼還改不過來?我不是首長,是上等兵許世友!”

許世友來到六班,向中士班長張吉水敬禮報告:“報告班長,上等兵許世友前來報到!”

張吉水慌忙從許世友手中接過揹包。一名下士遞給許世友一杯開水,恭恭敬敬地說:“首長,請喝水!”

許世友搖搖頭說:“我不是首長,是上等兵。你還比我多一條槓呢!以後要多指教我,就像師傅帶徒弟那樣,行嗎?”

許世友長相特別,平時一臉威嚴,別說是戰士,就是級別很高的部下都有些怕他,何況這些只當過幾年兵的戰士。

吃飯的時候,班長和戰士們都爭著替他盛飯舀湯,每次都被他謝絕了。他對班長說:“我在你們班當兵,你就是我的上級,就要大膽管教我,不要太客氣了,讓我拿下官架子,一個戰士要班長盛飯,還了得!”

有一次,許世友拿著掃把正在和班裡的同志一起打掃衛生,這時,走過來一個拿著照相機的幹部,請許世友擺個姿勢照張相。許世友眼一瞪:“人民公社五六十歲的老社員,一天干到晚,也沒有人替他照張相,我幹了一點活,就要照相,像什麼話!”

許世友開始了戰士生活。他和六班戰士們同吃同住同訓練,一早出操跑步,訓練齊步走、正步走、行進間敬禮等。他和戰士們的距離越來越近,從戰士們對他的稱謂逐漸變化上,便可看出他們之間關係的改變。開始,戰士們稱他“首長”,接著稱“許同志”,後來稱“老許同志”,最後他們索性稱他“老許”,個別膽大的竟叫他“許老頭子”了。許世友聽了不僅不生氣,還笑著說:“如果我不當兵而在家種田,老鄉們就會喊我許老漢了。”從這些稱謂的變化上,許世友知道自己像個兵了,臉上有了笑意。

連隊當時正在大練兵,為軍區即將舉行的渡海登陸作戰演習作準備,要下河練泅渡。10月的天氣,河水已經很涼,戰士們擔心他下河會凍出病來,又知道勸不住他,班長想出個辦法,就說:“老許同志,你不要下河,站在岸上當個觀察員吧!”許世友堅持要參加,他很會找託詞:“我眼睛不行!”說著,便和大家一起下河遊了起來。上岸來還說:“戰爭中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萬一我的指揮艦打沉了,不泅水怎麼辦?”

攀巖訓練難度較大,搞得不好會出危險。他怕旁人又要說他年紀大,阻攔他,便趁旁邊的同志不注意,疾步上前,抓住繩子就往上攀。當年的記者作了報道:

50多歲的老將軍像年輕戰士一樣帶頭攀登陡峭的山峰。他一聲喊:“上!”戰士們緊緊跟上去。正當他攀到半山凹處時,攀繩被後繼戰士拉緊,老將軍突然脫手,身子懸空了!站在地面上的保衛部長趙一德頓時面色蒼白!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只見老將軍身子一斜,一手抓住攀繩,一腳蹬住了岩石,身子往上一躥,另一手又抓住攀繩,終於化險為夷,安然繼續攀登……觀者莫不驚歎!

這要歸功於許世友的武功底子。

同樣,他的武功底子又把戰士吸引到他的身邊。吃飯的時候,他拎起板凳就可以來上十幾招,左擋右砸,進退如風;課間休息時,他給他們表演打拳。很快周圍的士兵都成了他的“徒弟”。傳統武術中的“板凳功”被他改成了“板凳操”,哪個戰士提起板凳都能來幾下,害得司務長埋怨:食堂裡的板凳老是缺胳膊斷腿。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他對班長說:“我同你們在一起,好像年輕了十幾歲,走起路來渾身是勁,步履輕快。這種心情是吃山珍海味都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