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

當前位置 /首頁/歷史/傳統文化/列表

簡體字的由來 中國簡體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簡體字的由來漢字簡化、簡化漢字是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國大陸、中國共產黨人獨出心裁製造出來的。因此,海外有人發難簡化漢字,其理由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撂開別的企圖不說,至少也是不瞭解漢字演變的歷史

簡體字的由來 中國簡體字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在今天大陸使用的簡化漢字中,有的屬於歷朝歷代的正字,例如:萬——唐時用以為萬;個,豐,價,葉,雲,號,後,朵,廣,爾,禮,於——則屬於古文,即古(至少是從南北朝以來就有)已為官方所採用。有的屬於朝野通用字。而絕大部分簡化字是屬於俗字,即來自於歷朝歷代民間,只不過是沒有經過規範而變成正字,新中國將其變成正字罷了。

中國大陸解放後,新體制,新社會,新風尚,有些新的變化,這是很正常的。文化要反映經濟社會的變化,於是,文字型量、字形發生變化。從歷史上看,變化是常態,不變化的情況倒是從來也沒有過。經過幾次“簡化漢字”方案公佈、討論、修改,規範,最後定為國家法定文字。除去香港、澳門、臺灣還延用繁體漢字,大陸使用簡化漢字幾近六十年。今天,海外有人以一孔之見企圖廢止簡化字,恐怕不那麼容易吧?他們是睜眼瞎子,硬是無視數千年中華漢字演變的歷史!

實際又是如何呢?如果從甲骨文算起,漢字從誕生那天起至今近四千年曆史,繁衍、變化,其間從來沒有中斷髮展。在這資訊時代、電腦處理文字的一統天下,漢字反倒煥發出青春,表現出強大的生命活力!漢字成為當今世界青年學者的熱望和追求!

漢字在其演變過程中,呈現出如下的規律性:

第一, 漢字由簡到繁,由繁到簡地交替演化。文字現象不但體現寫字人的心態,歸根結底是要考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又與書寫工具、書寫材料直接相關。例如,殷商甲骨文屬於契刻文字,用尖銳的玉石在牛骨、龜甲上刻字,難度可想而知。因此以完全象形的單體字為主,字數少、筆畫少、字形簡單,筆畫基本是直道。到周代彝器上的銘文,與甲骨文相比,出現很多變化:一般字數仍然不多,有幾百字銘文的彝器已屬罕見珍品;筆畫繁複,反映出想要擴充字數的要求;不再限於單體字,也出現復體字;不完全是象形,也有會意;文字的修飾性也多了起來;甲骨文用來占卜,金文用於記實,反映出社會的進步;也是書寫方式、材料、鑄造工藝使然。歷經兩週春秋戰國八百年,文字以金文大篆為主。秦並六國,李斯小篆成國家統一法定文字。漢字又經歷由繁到簡的變化。統一後的秦國,面臨紛繁的國事,文字雖然夠用,而書寫不便。於是,秦王朝做了兩件事:一,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小篆比大篆減省;二,令程邈將民間的俗體字規範為隸書。這兩件事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大變革!

第二, 漢字的正體、俗體字二者從來都是形影不離。有國家正體字,就有民間底層大眾寫的俗體字。呈現從上到下,由下而上的文字傳遞現象。

讓我們還是舉例說明:先秦大篆時代,特別是戰國時代,各國各自為政,文字更是異體紛呈。當時出現的“草篆”就是民間俗體字。但是,不能因為是俗體字而不重視它,我們現在知道了——程邈正是由規範這些俗字而創造出隸書!《雲夢睡虎地秦簡》是秦地俗字;《信陽長臺關楚簡》是楚地俗字。而且我們也知道——由俗字產生的隸書,秦漢時代,已然變成法定的國家文字,即正字。

隸書減省、快捷地寫,出現草書。草書最初是俗字,到漢章帝時,皇帝頒詔:大臣可以用草書(章草)寫奏章,草書由此走進殿堂變成正書!

第三, 人們寫字尋求減省、快捷的心理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雲夢睡虎地秦簡》、《信陽長臺關楚簡》是對篆書的減省、快捷;古草書(章草)是對隸書的減省、快捷;今草是對楷書的減省、快捷。

第四, 象形、示意以至六書的造字法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從甲骨文,歷經古文、大篆(秦地大篆稱為籀文,典型的例子是石鼓文,石鼓文便是籀文。)、小篆、隸書、唐楷,漢字一路走來,變得更加易識、易讀、易寫,但是卻變得“沒講”。也就是說,漢字原來層面上的象形含義出現丟失的現象!

例如,“父”字:篆書父字——是“手舉棍子”(棍子是“家法”),表示權威,有權威的是父親。“求”字:篆書求字古時通“裘”,因為是“手抓毛皮”的象形。演化成楷書“父”、“求”,丟失了象形及其含義。

到簡化漢字,象形的味道就更加淡化,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書法界有個約定成俗的做法——書法一律使用繁體字,不用簡化字。因為歷代的碑刻法帖絕大部分都是繁體字,這是一種傳統習慣。簡化字書法或許有一天會誕生,但是,至少現在它還沒出世!

本來,漢字以象形、會意造字。那每個方塊字象徵著“天圓、地方”的哲學認識;那每個方塊字,都聯絡著或天、或地、或人;全部漢字含蓋了天地人間永珍萬物萬義。漢字通天地自然法則,這或許就是漢字生生不息的奧妙之所在!經隸變、楷化、簡化,象形及其含義丟失。此種發展趨勢以及後果,大概目前還沒有人進行預測性研究,至少我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報告。

第五, 文字——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經濟要發展,社會在進步,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文字,要反映經濟社會的變化發展,並與之相適應。在這裡,“適者生存”、“用進廢退”的自然法則同樣在起作用!不但在字形上是這樣;在用字的體量上更是這樣,這是顯而易見、例子俯拾即是!

第六, 文字演變,也體現出利弊共存、得失同在的規律性。

文化、文字作為一種物質、人文現象,也同樣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絕對的。因此簡化漢字一樣有利有弊:優勢是明顯的;缺點也是顯然的。象形的味道淡化,留給人們想象的空間減少。漢字古文字經隸變、楷化,例如看到“父”字、“求”字,孩子們不知道“家法的尊嚴”、想不到“手抓毛皮”的事情,還不是一樣生存、上學、做事!所不同的是:今天的獨生子女更加調皮;你如果告訴他,“父”代表“手持棍子”的權威,他或許會說:“才不是呢!父親是讓我騎的大馬。”他(她)們也不需要知道“手抓毛皮”這些父祖輩需要知道的事!社會生活內容發生了變化,與時俱進嘛!

事物都是處在“動平衡狀態”中。漢字走到今天,既然其象形及其涵義淡化或丟失,我們是否應該採取措施設法平衡一下?例如,編撰《甲骨千字文》,作為國小教材:1,提出甲骨文,因為它是完全象形的單體字;2,有韻千字文,是考慮易讀、易記;3,可以先做試點,待取得經驗,然後普遍推開;4,作為文字專家型人才培養建議。

近日在網上,見有博文宣稱:隨著大陸去美國的人多了起來,在美華人,由過去使用繁體漢字,今天改用簡化字。而且,連華文報紙也普遍使用。這除了反映大眾就簡去繁的心理,不也反映出文化跟著經濟社會走的必然規律麼!

目前,海內外的共識似乎是:“寫簡識繁”,即簡繁共存。既肯定簡化漢字的合法合理和優勢,也照顧到海外華人的文字習慣——畢竟,華夏兒女同宗同文!

至於漢字將來如何發展,你我都不知道,也沒有誰會知道,我們可以不去管它!做好眼前的事,讓實踐開闢前進的方向。

讓我們引用唐詩裡的句子結束這篇短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TAG標籤:由來 簡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