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百科

當前位置 /首頁/歷史/文史百科/列表

蔣介石為何放棄簡體字?

大陸時期,戴季陶等政要名流請命下跪,迫使蔣暫停推行簡體字

蔣介石為何放棄簡體字?

今年兩會上,馮小剛聯合張國立上交提案,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引發媒體熱議。著名文字專家黨懷興迴應稱,目前簡化字已深入人心,恢復繁體字,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不可估量,恢復繁體字不可能也沒必要。

揆諸史料,有關漢字繁簡的討論由來已久,錢玄同在“五四”運動時期,就為此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他指出,“數千年來,漢字的字型是時時刻刻在那兒被減省的。從殷周之古篆變到宋元之簡體,時時刻刻向著簡易的方面進行。”胡適、蔡元培、周作人、林語堂等都是漢字簡化的支持者。

1934年1月,漢字簡化運動步入實踐,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上提出《搜採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指出:“(1)現在通行的俗體字;(2)宋元以來小說等書中俗字;(3)章草;(4)行書與今草;(5)《說文》中筆畫減少的異體;(6)碑碣上的別字”,都是固有簡體字。有這些字做標準,“便可用其偏旁而為新的配合”“用減省筆畫的方法而造新的簡體字”。①現行簡體字所遵循的原則,也大致如此。

此後,國民政府教育部預備推行簡體字,遂委託錢玄同主持選字工作。歷時半年,錢玄同選定簡體字2400多個,編為《簡體字譜》。教育部又約集專家稽核,確定了324字的《第一批簡體字表》。教育部通令全國,“凡國小,短期國小,民眾學校各課本,兒童及民眾讀物,均應採用部頒簡體字”。以上各種教材,如不採用簡體字,則“不予審定”。②

推行簡體字的命令頒佈後,一批政要、名流群起反對,在各地組織“存文會”。其中最極端的戴季陶,據說向蔣介石下跪,“為漢字請命”。迫於壓力,國民政府在1936年1月釋出訓令:“簡體字應暫緩推行”。③官方推動的漢字簡化至此夭折,但民間出版了《簡體字典》(4445字)、《常用簡字表》(3150字)等資料。

與之相反,中共在蘇區、抗日根據地、解放區推行簡體字,取得了成功。這些簡體字主要包括“擁、護、幹、產、奮、紅、黨、蘇、勞”等,被稱為“解放字”。隨著中共革命的勝利,“解放字”的使用範圍不斷擴大,沿用至今。④

需要指出的是,民國學者倡導漢字簡化的同時,還大力推動“國語羅馬化運動”與“拉丁化新文字運動”,希望一勞永逸地將漢字變為拼音文字。當時有一種說法是,“漢文好比是獨輪車,國語羅馬字好比是火輪船,新文字好比是飛機。”這裡說的“新文字”,指的是“拉丁化新文字”。⑤有關漢字拼音化的問題,現在學界還有諸多討論,只是因其太過超前,未能得到推廣。

去臺後,因大陸率先推行簡體字,蔣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轉倡繁體

對於漢字簡化,蔣介石在1952年時舊事重提。他說:“我們的漢字筆畫太多,士兵教育困難,學生學習難度也太大。民國二十四年,我們在政治委員會上通過了一個漢字簡化方案,因戴無仇(戴季陶)的激烈反對而未施行,很遺憾。沒有想到,只過十幾年,他就不在了,我覺得漢字還是應做適度的簡化。”⑥很快,臺灣成立“簡體字研究委員會”。

時任“考試院副院長”的羅家倫盛讚“總裁此舉極其英明”,並公開說“中國文字必須儲存,但要儲存中國文字,則必須簡化它,使民眾便於學習和運用”。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對羅家倫的言論極為不滿,提交議案:“為制止毀滅中國文字,破壞中國文化,危及國家命脈,特提議設立文字制定程式法……”學者潘重規更激烈地表示,“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血脈,是千萬世人的公共遺產,不容一世代一部分人專橫獨斷。”⑦隨即引發了一場漢字繁簡之爭。其間,《聯合報》做過一次民意測驗,參與者中,贊成漢字簡化者7315人,反對者4807人。

在這場爭論膠著不下時,因大陸率先推行漢字簡化,使這一問題政治化。如學者林安梧所說,“因政治鬥爭的對方推行簡體,我們就倡導繁體,依哲學角度而言,我們是作為對立面的另一邊,居於‘客’位,淪為強勢‘主方’的奴隸,結果被逼得硬是要唱反調。”蔣介石不再倡言漢字簡化,誰再談論這個問題,就很可能會被扣上“溝通匪幫”或“隔海唱和”的“紅帽子”。⑧

直至1969年,才由何應欽再次提出“整理簡筆字案”。教育部門會同專家,訂立三點原則:“當局應研究公佈常用字,不宜提倡簡筆字;積極研製標準字模,以劃一印刷體;致力研究中文打字機之改良,以求結構簡化,運用輕便。”這意味著臺灣當局最終決定繞過漢字簡化,通過技術革新與標準化,實現文字普及。

但在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簡化字還是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臺灣。如臺灣餐廳、旅館,很多都推出簡體字選單;至2011年,簡體字書籍佔到臺灣新書的20%。這種狀況引起很多臺灣人的擔憂,以至當時的“行政院院長”吳敦義要宣告,“推廣正體字是‘行政院’一貫立場政策,也是傳承中華文化,未來不會改變。”⑨可見漢字繁簡,在臺灣依舊被視為一個政治問題。

其實縱觀歷史,不管是1949年前的國共兩黨,還是此後的海峽兩岸,政府、民間都有關於漢字簡化的動議。而時至今日,兩岸識字率已在95%以上;計算機的普及,讓書寫難易不再成為問題,當初簡化漢字的理由不復存在。那我們面對這兩種字型,既無需誇大繁體字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不必重申簡體字的諸多便利,只要將它們與政治剝離,依據兩岸習慣,倡導“識繁書簡”或“識簡書正”就功莫大焉了。

註釋:

①《錢玄同文集》(第三卷),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第471、472頁;②③蘇培成:《二十世紀的現代漢字研究》,書海出版社2001年,第196—200頁;④張書巖等編著:《簡化字溯源》,語文出版社1997年,第18頁;⑤劉曉明:《清末至新中國成立(1892—1949)漢字改革史論》,河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⑥汪曙申:《蔣介石兩次推行簡體字》,《世界知識》,2009年第16期;⑦⑧何卓恩、焦徽:《上世紀五十年代臺灣<自由中國>雜誌對漢字簡化的呼籲》,《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⑨戴紅亮:《臺灣語言文字政策》,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98頁。

TAG標籤:簡體字 蔣介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