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的優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甲午戰爭的優精選/列表
中日甲午戰爭背景 甲午戰爭中日歐三國局面

中日甲午戰爭背景 甲午戰爭中日歐三國局面

09-07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清日戰爭、清日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中國史稱...
戰後反思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解釋和分析

戰後反思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解釋和分析

08-25
中日甲午戰爭資料、甲午戰爭時間、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及甲午戰爭的影響。十九世紀後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了向帝國主義階段的轉變,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必然引起對殖民地更加激烈地爭奪。列寧分析道:帝國...
甲午戰爭必輸無疑 清朝使用錯誤的固守戰略

甲午戰爭必輸無疑 清朝使用錯誤的固守戰略

06-10
中日甲午戰爭不僅改變了東亞的戰略格局,而且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恩格斯看來,中國甲午戰敗的直接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政府和軍方所奉行的被動防禦策略。今天,重溫恩格斯當年的論斷,從攻防技術發展的不對稱性審視這...
甲午戰爭的誤區 慈禧曾拿出300萬兩貼補海軍

甲午戰爭的誤區 慈禧曾拿出300萬兩貼補海軍

08-14
說起甲午戰爭,大部分中國人都能說幾段,除了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還要痛罵幾聲清政府腐朽無能。以往,受到一些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的影響,民間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認識和觀點,但深入到歷史中,很多看似成立的認知往往容易流...
甲午戰爭的領導者 甲午戰爭的背景

甲午戰爭的領導者 甲午戰爭的背景

08-26
中日甲午戰爭是十九世紀末期中國為抵抗日本的侵略而進行的一場戰爭。因為戰爭爆發在1894年,正值中國干支紀年中的甲午年,所以在西方國家被稱作“第一次中日戰爭”的這場戰爭在中國被稱為中日甲午戰爭。中國的甲午戰爭領...
甲午戰爭李鴻章盡力了嗎 平壤之戰淮軍精銳盡亡

甲午戰爭李鴻章盡力了嗎 平壤之戰淮軍精銳盡亡

11-28
1894年7月,日本聯合艦隊在豐島突然襲擊北洋水師,炮轟濟遠艦,重創廣乙艦,擊沉清政府租借的運兵船——英國商船高升號,打響了甲午中日戰爭的第一槍。日本如此猖狂地重創清軍之後,清政府和李鴻章居然作出了樂觀的形勢估計。這...
盤點中日甲午戰爭中十大忠烈將領 誰服鴉片自殺?

盤點中日甲午戰爭中十大忠烈將領 誰服鴉片自殺?

06-23
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十大忠烈將領丁汝昌因何服鴉片自殺?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先達,字禹廷,亦作雨亭,號次章。原籍安徽鳳陽縣,祖先在明初投軍入了衛所,後人成了衛籍,落戶在廬江縣北鄉石嘴頭地方,子孫繁衍,人口增多,後來...
甲午戰爭前日在華間諜活動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甲午戰爭前日在華間諜活動竟猖獗至如此地步

02-05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爆發,8月31日李鴻章給德璀琳寫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間諜在天津及沿海偵探軍情活動,飭令協同“嚴拿送究勿貸”。現將文字錄下:札津海關德稅務司。札飭事,照得中日開戰以後,倭人奸細每多改裝易服潛匿街...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前為何避戰?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前為何避戰?

07-24
說起清政府的屈辱史,不得不提李鴻章。李鴻章作為清政府對外的重要人物,幾乎承包了清政府所有的賣國條約的簽訂,這樣一位官員,人們對他的印象確實很差。以至於歷史上關於他的洋務運用也只是草草而提。那麼洋務運動造的北洋...
甲午戰爭日本對李鴻章瞭如指掌 在清廷處境尷尬

甲午戰爭日本對李鴻章瞭如指掌 在清廷處境尷尬

09-20
1894年,當中日雙方在海上、陸上激戰時,一支來自日方的龐大記者團,時刻緊盯戰事進展,並在第一時間把報道發向日本和西方媒體。與此同時,日方還招募來自歐洲和美國的記者,跟隨前線日軍進行隨軍採訪。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收...
恩格斯看甲午戰爭 清朝政府閉關自守排外必輸

恩格斯看甲午戰爭 清朝政府閉關自守排外必輸

08-14
當中日甲午戰爭的訊息傳至歐洲,恩格斯儘管已是74歲高齡的古稀老人,卻仍以哲學家的敏銳思維,站在人類社會文明演進的歷史高度,適時地對這場戰爭作了點評。在與友人的書信中,恩格斯就中國戰敗的原因及影響給出了精闢而獨到的...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原因 李鴻章用人唯親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原因 李鴻章用人唯親

03-20
清王朝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北洋大臣李鴻章負有最直接的領導責任,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李鴻章提拔重用了兩個平庸無能的安徽籍將帥——海軍統帥丁汝昌、陸軍統帥葉志超,由此一來不僅毀掉了丁汝昌、葉志超兩人,而且最終導致...
甲午戰爭一場絕對的敗仗 情報戰日本壓倒性優勢

甲午戰爭一場絕對的敗仗 情報戰日本壓倒性優勢

06-10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古往今來,情報工作對於戰爭勝敗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在中日甲午戰爭硝煙瀰漫的背後,無形戰線上的較量如火如荼。日本政府透過經營多年的對華情報工作,比大清朝野更深刻地洞...
甲午戰爭日本準備20年 一個懈怠的滿清焉能不敗

甲午戰爭日本準備20年 一個懈怠的滿清焉能不敗

04-23
在日本,繼16世紀豐臣秀吉提出“大日本”構想之後至德川幕府末年,日本的“神國觀念”及其派生的“統治宇內”思想已經普遍存在,並直接影響了日本的明治維新政權。1868年初,明治天皇睦仁剛剛登基,就開始推行“武國”方針。當...
甲午戰爭之後 李鴻章竟然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甲午戰爭之後 李鴻章竟然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10-21
說起李鴻章這個人,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議。在歷史學界有一個說法:“中國歷史上只有兩個半外交家,一位是周恩來,一位是李鴻章,半個是顧維鈞。”但是人無完人,李鴻章也犯過一系列的錯誤。尤其是在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更是對日本恨...
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索為什麼是朝鮮?

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索為什麼是朝鮮?

08-05
1894年的這場戰爭,通常被稱為“中日甲午戰爭”,其實這種說法不經意地忽略掉了當年事件的另一個主角——朝鮮。同屬東亞的朝鮮,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中國、俄國和日本之間,也是列強踏入東亞的最後一塊神祕封地。從19世紀70年代...
中日甲午戰爭背景:甲午戰爭中日歐三國局面

中日甲午戰爭背景:甲午戰爭中日歐三國局面

04-22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清日戰爭、清日甲午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中國晚清年間發生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中國史稱...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求和找海嘯當藉口?

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失敗求和找海嘯當藉口?

06-21
加以天心示警,海嘯成災,沿海防營,多被衝沒,戰守更難措手。是用宵旰旁皇,臨朝痛哭,將一和一戰兩害兼權,而後幡然定計。其萬分為難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詳,而天下臣民皆當共諒者也。——《光緒諭旨光緒朝東華錄》自然現象在古代也...
甲午戰爭後的清朝外交 交好沙皇俄國來制衡日本

甲午戰爭後的清朝外交 交好沙皇俄國來制衡日本

08-21
《馬關條約》剛剛簽訂,李鴻章就開始向光緒呼籲變法:“敵焰方張,得我鉅款及沿海富庶之區,如虎傅翼,後患將不可知。臣混耋,實無能力。深盼皇上振勵於上,內外臣工齊心協力,及早變法求才,自強克敵,天下幸甚。”條約簽訂三個月後,李鴻...
甲午戰爭時 清末將領鄧世昌的月薪是多少?

甲午戰爭時 清末將領鄧世昌的月薪是多少?

12-03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中國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
甲午戰爭中的帝黨 不懂戰卻好戰 一味攻擊北洋

甲午戰爭中的帝黨 不懂戰卻好戰 一味攻擊北洋

09-27
晚清光緒年間,京師盛傳“李鴻藻為青牛頭,張佩綸、張之洞為青牛角,陳寶琛為青牛鞭,王懿榮為青牛肚,其餘牛皮、牛毛甚多”,這裡說的是那些出身翰林的詞臣言官,其直言敢諫,封奏聯翩,一時號為“清流黨”(又稱“前清流”)。可惜的是,在...
自大自負自戀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最大根源

自大自負自戀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最大根源

09-17
大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總共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時間,在這近三百年的時間裡,西方列強紛紛或推翻或脫離封建社會的統治,逐漸轉入資本主義社會,並開啟了工業化革命的程序,中國卻仍然在一成不變的維持著封建皇權...
日本侵臺戰鬥 損失兵力竟比甲午戰爭多出二倍

日本侵臺戰鬥 損失兵力竟比甲午戰爭多出二倍

02-07
120年前的那個甲午:滿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一敗塗地,簽訂《馬關條約》,對日賠款兩億兩白銀,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喪權辱國。訊息傳來,舉國譁然,群情憤慨,全臺民眾“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四野”。...
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 洋務運動中的小故事

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 洋務運動中的小故事

01-29
洋務運動與甲午戰爭都是發生在晚清時期,在洋務運動開始的時候清朝剛剛從鴉片戰爭從清醒過來,正處於戰爭後的喘息階段,這個時候從西方延伸過來的文明和科技對於清朝來說十分的重要。而洋務運動後甲午戰爭的出現卻又讓大清...
甲午戰爭後朝鮮鄙夷清朝 居然夢想佔據遼東!

甲午戰爭後朝鮮鄙夷清朝 居然夢想佔據遼東!

06-26
最讓人震驚的是,當年朝鮮竟然也做起了瓜分中國的美夢,“但願朝鮮也能打敗清國,佔領遼東和滿洲,獲得八億元賠償,朝鮮人應下大決心,爭取數十年後佔領遼東和滿洲”。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或許認為甲午是中國人為保衛朝鮮而打的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