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的優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智囊的優精選/列表
王世傑武漢大學首任校長 卻成了蔣介石的智囊

王世傑武漢大學首任校長 卻成了蔣介石的智囊

07-09
王世傑,字雪艇,湖北崇陽縣霓加頭嶺人。他12歲考入湖北省南路高等國小堂,讀書期間因為成績優異,被當時主持學政的樑鼎芬賞識。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北優級師範理化專科學校,並於三年後畢業。畢業那年,即1911年夏天,他考入...
呂布智囊陳宮 寧死不吃“回頭草”的三國悲情謀士

呂布智囊陳宮 寧死不吃“回頭草”的三國悲情謀士

02-03
在三國時期色彩繽紛的人物譜中,陳宮是一個來去匆匆的角色。作為一位著名的謀士,陳宮的經歷著實令人感嘆。張冠李戴捉放曹一般而言,我們所瞭解的陳宮是《三國演義》“捉放曹”的情節勾勒出的形象。經過京劇和各種地方戲的...
雍正皇帝的馭人有術 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雍正皇帝的馭人有術 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04-10
雍正皇帝的馭人之術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時(當時還是叫“胤?”,為方便起見,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團,養了一群謀士。一般來說,對自己的智囊,應該是溝通無間、坦誠相待,這樣才能讓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雍正對...
董卓的智囊李儒:三國中最為人忽略的頂級謀士

董卓的智囊李儒:三國中最為人忽略的頂級謀士

06-03
提到三國智謀之士,你恐怕馬上腦海裡想出一串名單:郭嘉,諸葛亮,司馬懿,賈詡,龐統~~~~,如果三國看的不仔細,恐怕你絞盡腦汁也想不到有李儒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裡,這位真是個名副其實的邊緣化人物,但是在我看來,李儒你可能不重視,但是...
漢武帝智囊東方朔 憑藉自己的智慧全身而退

漢武帝智囊東方朔 憑藉自己的智慧全身而退

08-05
歷史上的東方朔並未像電視劇《東方朔》一開頭那樣,獨自街頭賣藝,自誇“智慧天下第一,皇帝第二”而引得漢武帝既妒又驚。天底下有很多聰明人,大概西漢的東方朔是其中的一個。他不像後世的楊修,才華畢露結果招來殺身之禍,也不...
曹操首席智囊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曹操首席智囊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03-20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邊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為當時的一件大事,這一年荀彧才五十歲。《三國志》認為荀彧是得病死的,說他“以憂薨”,就是在心情鬱悶之下而死。這樣說似乎是有跡象的,此前不久,曹操發動了東征合肥之...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09-26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邊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為當時的一件大事,這一年荀彧才五十歲。《三國志》認為荀彧是得病死的,說他“以憂薨”,就是在心情鬱悶之下而死。這樣說似乎是有跡象的,此前不久,曹操發動了東征合肥之戰,...
三國趣聞 智囊諸葛亮如何玩火自焚的?

三國趣聞 智囊諸葛亮如何玩火自焚的?

10-31
俗話說,玩火自焚。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生計策除了火還是火,從初出茅廬的火燒博望坡,到赤壁之戰,到火燒藤甲兵,到火燒葫蘆谷。諸葛亮無時無刻不在闡釋著與火的不解之緣。諸葛亮為何如此鍾愛火攻呢?是迫不得已嗎?火,是上蒼...
中國史上十大智囊 盤點歷史上的十大千古奇才

中國史上十大智囊 盤點歷史上的十大千古奇才

06-29
中國史上十大智囊百家宗師千古武聖——軍師鼻祖姜子牙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際遇。前半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七十多歲仍一事無成;後半生得遇明主,大展巨集圖,伐商滅紂,興周八百年之基業。這就是被後人奉為神祗的歷史巨人—姜子牙...
漢朝太子智囊晁錯最後為何被腰斬的原因

漢朝太子智囊晁錯最後為何被腰斬的原因

08-24
晁錯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曾在漢文帝時,擔任太常掌故,後來歷任太子舍人、博士以及太子家令;又在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直至擔任御史大夫。關於他的的一些成就主要在於政治上面。首先在農業經濟上,他寫了一篇《論貴...
奉軍智囊王永江軼事:王永江曾作詩諷刺張作霖

奉軍智囊王永江軼事:王永江曾作詩諷刺張作霖

08-25
王永江(1871—1927),字岷源,號鐵龕,清末民初學者。祖籍山東蓬萊縣,生於遼寧金州。20歲以縣試第一考取優貢,步入仕途。卒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享年56歲。他是張作霖奉系軍閥中的重要成員,曾出任張作霖的財政廳廳長、東三省官...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曹操的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 竟鬱鬱而終?

07-24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邊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為當時的一件大事,這一年荀彧才五十歲。《三國志》認為荀彧是得病死的,說他“以憂薨”,就是在心情鬱悶之下而死。這樣說似乎是有跡象的,此前不久,曹操發動了東征合肥之戰,...
三國智囊諸葛亮一生中的惟一一次徇私枉法

三國智囊諸葛亮一生中的惟一一次徇私枉法

06-20
要說諸葛亮會徇私枉法,恐怕是沒有人會相信的。在人們心目中,他永遠都是那位足智多謀、嚴於律己的千古一相。可就是這樣的一位“政事無鉅細鹹於己”的諸葛丞相,終於還是會有一點瑕疵,留給後世“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遺憾。...
雍正皇帝的馭人有術: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雍正皇帝的馭人有術: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12-03
雍正皇帝的馭人之術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時(當時還是叫“胤禛”,為方便起見,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團,養了一群謀士。一般來說,對自己的智囊,應該是溝通無間、坦誠相待,這樣才能讓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雍正...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竟鬱鬱而終?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竟鬱鬱而終?

12-08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邊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為當時的一件大事,這一年荀彧才五十歲。《三國志》認為荀彧是得病死的,說他“以憂薨”,就是在心情鬱悶之下而死。這樣說似乎是有跡象的,此前不久,曹操發動了東征合肥之...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竟鬱鬱而終

曹操首席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諱竟鬱鬱而終

07-29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身邊的重臣荀彧突然病故,成為當時的一件大事,這一年荀彧才五十歲。《三國志》認為荀彧是得病死的,說他“以憂薨”,就是在心情鬱悶之下而死。這樣說似乎是有跡象的,此前不久,曹操發動了東征合肥之...
三國最高智囊之一 實力不下諸葛亮 死法卻窩囊

三國最高智囊之一 實力不下諸葛亮 死法卻窩囊

07-26
在三國這個亂世出英雄的時期中,周瑜與諸葛亮同為世之人傑,他們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傷其類,諸葛亮也應該是很傷心的。但是諸葛亮氣死周瑜背後的真相,不時很有爭議,真的是諸葛亮氣死周瑜的嗎?赤壁一戰的中心問...
他竟然是劉備的第一智囊 謀勝荀彧數十倍!

他竟然是劉備的第一智囊 謀勝荀彧數十倍!

09-04
今天為大家講述的一位三國英豪,就是有著“身在曹營心在漢”故事的徐庶,字元直。徐庶,熟悉三國的朋友,肯定會有以下印象:孝子,才華橫溢,忠義。在三國演義之中,徐庶的出場是在荊州新野,作為劉備的第一智囊身份出現,在這裡輔助劉備...
曹魏四友之一朱鑠簡介 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鑠

曹魏四友之一朱鑠簡介 曹丕重要智囊之一朱鑠

08-27
朱鑠(?—約226年),字彥才。三國曹魏將領。沛國譙縣(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後期入為曹丕僚屬,與陳群、司馬懿、吳質並稱魏太子四友。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為人削瘦,性急。曹丕稱帝后,朱鑠於黃八年級年接替夏侯楙擔任軍中要職的...
跳槽高手賈詡 越跳越高的智囊人物

跳槽高手賈詡 越跳越高的智囊人物

10-13
三國時期的賈詡是曹操、曹丕的智囊,按今天的說法,可稱得上跳槽高手。賈詡老家在涼州,和大軍閥董卓是地道的老鄉,所以他最早投靠董卓,乃是自然不過的事。董卓借何進召兵之機人京,胡作非為,賈詡默不作聲,在董卓政府擔任官職,協助...
單于智囊中行說 史上第一個有嚴重危害的漢奸

單于智囊中行說 史上第一個有嚴重危害的漢奸

03-25
中行說(ZhōnghángYuè)西漢文帝時人,原為宮廷太監,後因陪送公主到匈奴和親而對漢王朝懷恨在心,轉而投靠匈奴,成為單于的重要謀臣。當時匈奴著名的冒頓單于病死,其子稽粥立,號老上單于。漢文帝鑑於國內不穩,各路諸侯對帝位...
曹魏五謀臣簡介 曹操麾下的五大終極參謀智囊

曹魏五謀臣簡介 曹操麾下的五大終極參謀智囊

03-18
曹魏五謀臣,指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五人。因為這五個人對曹魏勢力的成立與鞏固有巨大貢獻,所以,把他們叫做曹魏五謀臣。唐朝宰相朱敬則在《隋高祖論》裡稱及:“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可謂天下之菁英。帷幄...
他是三國中最高“智囊”之一但死法窩囊至極

他是三國中最高“智囊”之一但死法窩囊至極

02-03
在三國這個亂世出英雄的時期中,周瑜與諸葛亮同為世之人傑,他們心中自然有惺惺相惜之意。周瑜的死,物傷其類,諸葛亮也應該是很傷心的。但是諸葛亮氣死周瑜背後的真相,不時很有爭議,真的是諸葛亮氣死周瑜的嗎?赤壁一戰的中心問...
古代智囊制度以初級形式出現 師爺諫議大夫等

古代智囊制度以初級形式出現 師爺諫議大夫等

08-02
■智囊制度及其機構早就出現,如門客、謀士、師爺、幕僚、言官、諫議大夫以及翰林院等■古代智囊以智輔政、以智啟民,一定程度上增強君王決策可行性,甚至推動文明進化■政治的開明化、規範化以及政治制度的有序化,歷朝歷代...
雍正馭人有術 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雍正馭人有術 對自己智囊也不說實話

03-10
雍正皇帝的馭人之術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時(當時還是叫“胤禛”,為方便起見,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團,養了一群謀士。一般來說,對自己的智囊,應該是溝通無間、坦誠相待,這樣才能讓他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雍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