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的優精選

當前位置 /首頁/官場的優精選/列表
相傳宋仁宗曾創“謁禁”制度 為抑制官場請託之風

相傳宋仁宗曾創“謁禁”制度 為抑制官場請託之風

03-20
清初名臣張英喜歡早睡,“館中獨宿時,漏下二鼓,滅燭就枕。待日出早起,夢境清明,神酣氣暢”。漏下二鼓,指晚九點。有人開玩笑說,為什麼不找點樂子呢,譬如請同僚小酌幾杯啥的。可惜不成啊,當時都察院有禁令:“文武官員,私宅免見。”...
官二代陸游最早的官場體驗 十幾歲監督御膳房

官二代陸游最早的官場體驗 十幾歲監督御膳房

06-21
所有人都知道,陸游是南宋的大詩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陸游還是個官二代。陸游的爸爸名叫陸宰,是個高階幹部,北宋末年在咱們河南當過轉運副使,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陸游的爺爺也是個高階幹部,他名叫陸佃,宋徽宗在位時,他是禮部...
封德彝 唐初官場上人脈最好的官吏死後評價卻很差

封德彝 唐初官場上人脈最好的官吏死後評價卻很差

10-12
李世民因為常年統兵在外,注意人才的招募,在被封為天策上將後,建立的天策府,謀臣武將一抓一大把,更重要的,這幫人,效忠的,是秦王李世民,而不是李淵。勢力龐大的李世民,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構成了嚴重威脅。作為應對,李建成一方面積...
古代官場潛規則 官吏的“合法傷害權”

古代官場潛規則 官吏的“合法傷害權”

05-16
方苞記載,即將執行死刑的時候,行刑者先在門外等候,讓他的同夥入獄談判,索要財物。當時的術語叫"斯羅"。如果犯人富裕,就找他們的親戚談。如果犯人窮,就找他們本人談。他們對凌遲處死的犯人說:順我,就先刺心,否則把你胳膊腿都卸...
古代官場“潛規則” 有多少人甘願獻妻獻妾

古代官場“潛規則” 有多少人甘願獻妻獻妾

06-18
本文講的是南宋時期的官場潛規則,其實,這也是歷史上的官場潛規則了,上至南宋以前,下至今日官場,為求進步獻妻獻妾獻小三的從來就沒有停息過。本文要講的是南宋時期,有個叫程鬆的,為討權臣韓侂冑的歡心,甘願將自己小妾獻出,併為...
揭祕古代官場的隱權力:奴才權勢高過下級官

揭祕古代官場的隱權力:奴才權勢高過下級官

10-16
本文摘自《隱權力》,吳鉤著,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權力排名學”“衙門”這個詞,我總是聯想到它的諧音“爺們”。事實上,衙門就是由一大幫“爺們”構成的。以清代縣衙門為例:正印官知縣,秩七品,一縣最高行政首長,老百姓尊稱為“...
晚清津門官場地震 主和派大臣被大範圍貶斥

晚清津門官場地震 主和派大臣被大範圍貶斥

06-29
同治九年六月二十一日,天津教案爆發的訊息於傍晚已傳入宮中。如此嚴重且棘手之事發生,專負涉外事務的總理衙門自當及時作出迴應。然偏偏無巧不成書的是,五月以來,恭王便身患頑疾,養病府中,至七月十日方才假滿。而另一大佬文...
李鴻章與晚清官場四十年 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李鴻章與晚清官場四十年 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08-25
戊戌變法失敗,李鴻章暗中保護一些維新人士,有人告他是維新派,慈禧因此問他:有人說你是康黨。李鴻章回答:臣無可逃,實是康黨。關於李鴻章,流傳下來的野史不少,隨便在網路上發一個評說李鴻章的話題,很快就能引來一堆或捧李或罵李...
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場起步是當“縣公安局長”

宋代奇事:多少文豪官場起步是當“縣公安局長”

12-12
唐宋時代,人們常將主簿與縣尉並稱,通呼作“簿尉”,但順序上還是排出了前後:一個縣衙門中,主簿是老三,縣尉是老四。明朝開始,縣尉這個職稱沒有了,另以典史敷充其職,老百姓在習慣上叫作“四老典”或“四爺”。此外,縣令稱“正堂”...
中國古代官場上的“正、副職” 到底誰怕誰?

中國古代官場上的“正、副職” 到底誰怕誰?

11-12
秦漢時期的郡縣副職都以副署文書、佐理事務為日常工作,除非特許,沒有過問其他政務的權力。西漢末年,廬江都尉劉敞下到基層,民眾手裡拿著枯萎的稻穀投訴:“本地連年遭旱,縣吏竟然還強逼我們完稅!”劉敞說:“這事歸郡守管。”於...
康熙朝宰相陳廷敬 馳騁官場54年累計28次升遷

康熙朝宰相陳廷敬 馳騁官場54年累計28次升遷

03-19
山西曆史文化濃厚,人才輩出。若是外省人,提及山西名人必會想到關二爺、李世民、武則天、楊家將、呼家將,等等。若具體到名臣,人們又會想起神探狄仁傑、汾陽王郭子儀,或者是裴氏宰相(據統計,裴氏家族共出過五十九位宰相)。這...
晚清名臣左宗棠是如何應對官場潛規則的?

晚清名臣左宗棠是如何應對官場潛規則的?

09-20
左宗棠是清朝大臣,著名湘軍將領,一生親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率軍平定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中國歷史事件。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功名止於舉人,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竟因此成為清朝後期著...
古代潛規則 官場情婦必須遵守的規則是什麼

古代潛規則 官場情婦必須遵守的規則是什麼

02-10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在古代的男權社會,官場也依然少不了女人的身影。古代官員們家中除了三妻四妾,他們的生活裡還少不了情婦的身影。只是,在古代做“情婦有風險,入行須謹慎”,因為在當時社會做一名成功的情婦似乎比做一個...
古代官場官員整修自己的衙門為何這麼難?

古代官場官員整修自己的衙門為何這麼難?

02-09
提起《清明上河圖》,人們通常會讚歎其畫工精細,畫中竟有1695人,各種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隻,房屋樓閣100多棟,推車乘轎也有20多輛。從這幅畫卷上可以看出北宋時市井繁榮,商業昌盛的歷史痕跡。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更多內涵。...
清朝官場怪現狀 提拔是一種殘酷的打擊手段

清朝官場怪現狀 提拔是一種殘酷的打擊手段

04-10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就提拔他,因為官途是天堂;如果你痛恨一個人,也提拔他,因為官途是地獄。這兩句話聽起來很荒唐,但痛恨誰就提拔誰的事情在歷史上真的發生過。在清朝,提拔官員就曾是一種對其殘酷打擊的手段。且看美國傳教士...
解析晚清官場上隱權力 清官也難拒“腐敗”

解析晚清官場上隱權力 清官也難拒“腐敗”

04-04
從投資用途的角度來看,官員的權力成本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獲得權力的初始成本,任何人要進入官場,首先要拿到官場的入場券;二是初始權力到手後如何維持、保養、增量後繼成本。在捐納體制下,初始成本較容易計算,比如清代為了增...
狄仁傑官場智慧:他是如何一步步得唐高宗信任的

狄仁傑官場智慧:他是如何一步步得唐高宗信任的

04-25
狄仁傑,字懷英,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叫狄孝緒,當過尚書左垂。父親狄知遜,做過夔州長史。在這樣的家庭裡,狄仁傑受到的教育是嚴格而良好的,因此,他一長大成人,就通過明經科考試及弟,授汁州參軍。...
為什麼清末的官場混亂不堪被稱為是“豬圈”?

為什麼清末的官場混亂不堪被稱為是“豬圈”?

02-10
清末國家內憂外患,官場更為混亂不堪。時人以“豬圈”比擬官場,蠢豬比喻官員:“中國當道大員,向來沉臥不醒,不啻食粟之豬。除眠食外無所事事。其辦事也,又如水中之蝦,有人捕之,則奮身一躍,悠然而逝。且所躍又近,而其勢甚小,以後不...
官場達人黎元洪:為啥能成為民國初年官場達人

官場達人黎元洪:為啥能成為民國初年官場達人

12-06
我們先來看一段頌詞:“黎公年四十九,體乾肥碩,言詞簡明。祕書、參議衣服不華,每日至黎公座次關向檔案,一席之間八九人,皆執蓮柄薄葵扇,黎公亦時握焉,其所其著西裝制服,以粗夏布為之。自都督以至州縣科員,皆月支薪二十元。”如果...
朱元璋最不想殺的功臣卻因犯了官場大忌而被殺

朱元璋最不想殺的功臣卻因犯了官場大忌而被殺

09-01
李文忠集名將、謀臣為一體,是大明開國的第三功臣。他是朱元璋姐姐的兒子,十四歲就隨父來到朱元璋的身邊。文武雙全的李文忠頗為朱元璋喜愛,一度被收為養子。建國後,李文忠同時掌管大都督府和國子監,一文一武,風光無限,可見朱...
揭祕名將熊廷弼 如何死於殘酷官場的?

揭祕名將熊廷弼 如何死於殘酷官場的?

07-26
明朝末期,經守遼東疆土者有“三傑”,依次為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然而,這三人均受到排擠打壓,甚至死於非命,其中以熊廷弼為最早,其經守遼東之功,史家多有正面評價。但是,如此忠誠英武之人,何以有如此下場呢?《明史·熊廷弼傳...
古代官場上關於過年的黑暗制度是怎樣的?

古代官場上關於過年的黑暗制度是怎樣的?

06-11
現代很多人認為“禮”尚往來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但誰又知道千年以前官場的黑暗,逢年過節官場處處流露著銅臭味。古人過春節和現在一樣是從正月裡從七年級,一直到十五,全部都是過年。有的地方官員心血來潮的話會昭告軍民整個...
司馬相如的官場經歷 因出使西南夷不利被罷官

司馬相如的官場經歷 因出使西南夷不利被罷官

12-22
司馬相如第一次入京,無意於僅僅做一個陪伴天子狩獵的貼身保鏢,因而轉投樑孝王門下。第二次入京,得到漢武帝重用,但他同樣不滿足於做一個歌功頌德的宮廷詩人。他夢想著建立自己的功績。《資治通鑑》卷十七載:“上自初即位,招...
四朝元老李泌教你如何完美混跡於官場

四朝元老李泌教你如何完美混跡於官場

08-26
從古至今,官場的水一直都是深不見底,很多從政多年的老官僚,也難免有陰溝翻船的時候,但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人物,雖數次居於高位但卻總能遊刃於官場之中,每逢危險來臨之時,便隱退深山,如此一直輔佐了四位君主。四朝元老李泌此人...
嚴嵩徐階官場老司機對掐 腹黑學運用到極致

嚴嵩徐階官場老司機對掐 腹黑學運用到極致

09-10
嚴嵩是明朝著名的奸臣,《明史》曾言:“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夏言、仇鸞等官場“老司機”都與嚴嵩進行過“政治鬥爭”,沈煉、楊繼盛等正直言官也紛紛彈劾嚴嵩,但都被擊垮,反而讓嚴嵩扶搖直上,當朝二十餘年,無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