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保健

當前位置 /首頁/人群/學生保健/列表

畢業生還能“挑”工作?

大學畢業生們正在為自己能找到一份相對稱心的工作而四處奔波。

畢業生還能“挑”工作?

“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在這個始終伴隨著就業而存在的問題面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許多畢業生陷入兩難境地。一邊是迫於就業壓力,放棄自己的職業夢想草草就業;另一邊是盲目的先就業後擇業,使許多畢業生“簽了就悔”,頻頻跳槽

就業有點難,大學畢業生還能“挑”工作嗎?

“我不想一畢業就失業”

“現在一份工作對我而言,就像是沙漠中的水。”從去年9月份至今,半年的時間裡,郭巨集在不斷地找工作。但是直到現在,這位蘭州一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的2008級畢業生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兒。

此前為了能找到和自己專業相吻合的工作,郭巨集放棄了家人介紹給他的在本地一家企業做文員的工作,選擇自己尋找。在聯絡的數十個企業當中,只有一家浙江的私營企業讓他覺得有一點希望。但進入這家企業需要經過三輪的培訓和考試。

培訓耗去了他整整一個寒假的時間,連春節長假他也只休息了三天就投入到備考當中。“考試之前的那幾天我沒命的學,好不容易通過了第一次考試。”但後面的考試還沒有開始,他就聽說這家單位的用人名額會大幅減少,他擔心這樣的“黴運”會降臨到他的頭上。

過度緊張和反覆不確定讓郭巨集寢食難安,他已經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了。“怎麼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就這麼難呢?我可不想一畢業就失業。”

和郭巨集一樣,千千萬萬奔波於招聘會現場的畢業生,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

2007年10月底來自教育部的訊息曾說,截止到9月1日,有351萬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儘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萬,但仍有144萬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未能如期就業。而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59萬人,比2007年增加64萬人。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許多畢業生不得不將自己的就業起點降低。“現在不找,以後也未必找得到,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好好努力。”先就業後擇業,成為許多大學生現實的選擇。

3月初的一天,李丹鳳踏上了東去的列車。在辭掉自己的首份工作後,她覺得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2007年畢業後,經父母介紹,李丹鳳在蘭州一家啤酒公司做起了市場調查員。

“都說工作很難找,既然父母幫我找到一份,那就先幹著再說。”在大學裡學習中文專業的她曾經這樣想。但她發現,市場調查員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的性格。

“起初,我還能忍耐;後來還是覺得人活著不能委屈自己。”在下定決心之後,李丹鳳終於明確了自己的就業方向,那就是老師或者文員。她說:“一年的工作經歷雖然使我增長了一些工作經驗,但更讓我覺得是浪費了自己一年寶貴的青春時光。”

伴隨著就業難度的增大,一次性就業成為歷史的遺蹟,短期就業和多次就業會成為就業主流脈象。就業要求的適當降低加速了就業率的升高,但面對一份只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並不完全符合自己興趣、專業以及工作要求的職業,許多畢業生僅僅將其作為一個跳板,一個暫時的避風港。在工作一段時間產生不適應後,頻頻跳槽,“先就業後擇業”的隱憂也凸顯出來。

蘭州市一家銷售公司的總經理潘江每年會為大學生的招聘問題而頭疼。一是需要從眾多的投遞簡歷的大學生中,挑出真正適合企業的人選;另一個則是為招聘的大學生流動太快而大傷腦筋。

“對許多畢業生而言,在就業難的壓力下出現了盲從,他們只是暫時性地選擇就業,一有機會,就趕快轉職。”潘江說,缺乏理性考慮的大學生在畢業半年到一年內是跳槽最為頻繁的時期。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我們所需要的是對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才,而現在的大學生在這一點上做得並不好。”和潘江的公司一樣,先就業再擇業造成的員工流動,已成為企業最不確定的風險。

難就業時代,大學生就業仍需理性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很大一部分畢業生在就業和擇業時存在盲目跟風行為。

畢業生中有人“大面積撒網”,考研,考公務員,凡是考試統統參加,凡是面試一一嘗試;有人上網下“海”,茫茫招聘人海中尋找自己的一葉扁舟。不是抱著中大獎的僥倖心理,就是存在“人人為之,我亦為之”不落後於人的思想。

許多畢業生的求職心理是:“反正我是盡力了,找不到好的,只能將就一般的,甚至不好的。”

從事大學生就業工作多年的蘭州商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孫玉賢教授認為,在難就業時代,大學生就業要有大眾化心態。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冷門專業的畢業生,追求一次性穩定就業會有一定的困難,一時找不到對口的、滿意的工作,可以把起點放低一點。

“但這並不代表大學生們可以盲目就業,或者一味的追求好工作,延誤就業時機。”孫玉賢教授特別強調,大學畢業生要有對自己良好的求職定位。這不僅要通過對市場就業形勢的判斷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而且還要對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進行初步的篩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願更多的畢業生在求職時,能運用理性“挑選”的目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TAG標籤:畢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