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

當前位置 /首頁/歷史/歷史解密/列表

扒一扒古代“大學聯考”的前世今生

大學聯考將至,成千上萬的考生將在這幾天,為自己的命運做出自己的選擇,至一九七七年恢復大學聯考制度以來,已經有四十年了,在這個特殊的時間裡,筆者想與列位看官一同回顧一下,中國古代社會的人才選舉制度,我們就從秦漢扒起吧!

扒一扒古代“大學聯考”的前世今生

中國古代社會真正比較成熟的人才選舉制度,應該出現在秦漢時期,之前基本採取的是世襲制度,也就是說上層階級是靠血緣來維持的,像百里奚、孫叔敖那樣的人,做奴隸時被君主慧眼識珠,實在是極其罕見的,不具有普遍性,這才有了陳勝吳廣起義時說的那句驚天動地的話,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選自《史記·陳涉世家》,司馬遷記載的陳勝起事時說的話。意思是有權有勢的高貴的人,難道生來就比別人高貴嗎?王侯將相的貴都是靠自己打拼出來的,我們應該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敢於起義。表現了陳勝不甘心自己的命運,對命運不公平的不滿和對抗。網路配圖

秦漢以來,世襲制度基本被推翻,只有皇族貴戚才有世襲的特權,其他的人都要靠本事去爭取,此制度稱之為“鄉舉裡選”,就是讓地方向中央推薦人才,相對於之前的歷史,這是具有革命性的,畢竟給了中下層人民一個難得的機會,也使得國家多了一個納取人才的機會。

但是,必須要承認,漢初的政權始終掌握在貴族手裡,因此仕途依然是被貴族集團所壟斷,直至漢武帝時期,逐漸形成了一個定期選舉人才的可行性制度,那就是察舉“孝廉”制度,就是漢朝地方郡國每年都會向中央朝廷推薦一兩個人才,然後經過一番考核,所推薦的人才就可以入仕為官了,因此,這些官員多半都是知識分子,並沒有太硬的貴族血統或政治背景,以讀書人為中心的統治理念開始逐漸形成,這項制度為中下層人民通往上層權力機構建立了一條上升通道,儘管這條通道還比較狹窄。本文為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比如說,曹操就是孝廉出身,列位看官應該清楚,曹操的家庭背景是很牛的,但是他不能世襲,要走上仕途,也得依靠這項制度,得到了孝廉的資格,加上自己的背景,及剿滅黃巾起義中的軍功,他逐漸成為了一顆政治新星,這也為他以後叱吒風雲的人生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世族門第基本上掌握了國家政權,把持著鄉舉裡選的權力,察舉制度形同虛設,因為孝廉都是由世族門第出的,品評士人、選拔官吏時,強調士庶之分和門第高低,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比如說,王謝二家,就是當時最有名望,最有權力的兩大家族,而這兩家的子孫及其門人也成為了國家真正的掌權者,大量的官員出自於這樣的豪門望族。

直到隋唐時期,這樣的狀況才有了本質的改變,隋文帝統一天下之後,感到世家大族壟斷仕途,與統治極為不利,於是果斷進行改革,廢除九品中正制,建立科舉考試製度,這是一個偉大的改革,此次改革對於後世,對於中國歷史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相對於漢朝的鄉舉裡選,察選孝廉制度,隋朝的科舉考試製度又進了一大步,因為推薦選舉始終存在著大量的“託人情走後門看門第”,然而通過考試的方式,雖不能避免完全這種可能,但足以大大減少“暗箱操作”。

唐承隋制,使科舉考試製度化並逐步完善,繼續降低了參加科舉考試的門檻,一般的非門第眾人,包括寒門學子皆可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可以說,“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應該是在隋唐時期叫響的。本文為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錢穆先生對於漢朝和唐朝的選舉制度的評價非常到位,“漢代的選舉,是由封建貴族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唐代的公開競選,是由門第特殊階級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唐代開放的範圍,較諸漢代更廣大,更自由。”這使得最底層的老百姓,包括那些十分貧寒的人,也有了一條通往絕對權力的通道,有了一個機會,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儘管我們知道這條道路依然十分艱難。

宋代的科舉制度在唐代的基礎上更加細緻化,由於宋代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宋太祖以武力得天下,為維護統治,宋太祖吸取前朝教訓,治理國家重文輕武,對於科舉考試格外重視,對於知識分子也格外照顧,政府還積極興辦學校教育,“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在宋代得以體現,而且在考試內容上做了詳細的規定。

因此,宋代大文豪輩出,所任高官也基本上都是讀書人的基礎代表,諸如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蘇軾等,都是一代文豪,范仲淹還曾中過狀元,用宋朝宰相文彥博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高啊!因此,底層通往統治階層的通道進一步被開啟。

明朝時期,科舉考試製度的弊端隨著君主集權的強化而逐漸顯露,當時,程朱理學已成為正統,為強化君主集權,明據元代科舉命題取自朱熹《四書章句集註》之法,規定試卷應“代聖人之言”,以程朱理學的觀點指導作文,同時規定試卷須用八股文體寫作,科舉考試逐漸成為了統治者把持知識分子,控制思想文化的工具,這種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洗腦”方式,也束縛了明朝社會的發展。

從明朝中葉起,科舉地位日重,出現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以至於大批的朝廷官員成為了程朱理學的附屬品,大批的知識分子一心只求功名,知識單一,思想僵化,務虛風氣盛行,“讀書”成為了榮華富貴的敲門磚,於是才有了《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的笑話。

至清代,科舉考試製度已成為了社會毒瘤,科舉考試已經喪失選拔人才的目的,成為了控制思想的手段,考生死記硬背經書及八股時文即可應舉入仕,以至於考生注重於尋章摘句迎合考試,而忽視了對大義的理解,更沒有在意社會的變化,到了清朝末年,此制度已成為革新政治、發展科學文化的重大障礙。

一九零五年,隨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國內民主革命運動高漲,清政府不得不下令廢除了一千三百多年曆史的科舉考試製度,但是,清政府已經無力進行變革了,各種封建社會的弊病,已讓這個王朝逐漸走到了盡頭,也讓擁有兩千年曆史的封建社會走到了盡頭。

科舉考試製度,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滄桑歷史,雖然到了後期,此制度成為了控制思想的工具,而且被廢除,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此制度確實為底層人民通往上層建築構建了一條通道(當然了,其間也有各種暗箱操作現象,但不足以否定此制度),更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資源。

任何制度,都必須因時制宜,因勢制宜,沒有萬年不變的好制度,有一利必有一害,科舉考試製度也是一樣,只有實事求是,因勢利導,才能改變制度中不好的部分,發揮制度最大的效力。本文為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TAG標籤:前世 大學聯考 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