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當前位置 /首頁/飲食百科/健康生活/列表

淡泊寧靜品人生 科學保健益康壽

目錄:

淡泊寧靜品人生 科學保健益康壽

第一章:淡泊寧靜品人生 科學保健益康壽

第二章:歡樂微笑益康壽

第三章:老年獨身者的益壽之道

誰都想活的長壽健康,那麼怎麼樣才能實現這樣的願望呢?人的長壽祕訣是什麼?怎麼做益康壽?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了一些益康壽祕訣,趕快到下文看看學學吧。

淡泊寧靜品人生 科學保健益康壽

三國時的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有句一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明志,可使人品味人生,領略人生,頓悟人生:寧靜致遠,可讓人心靜如水,胸襟開闊,潛心修煉,達到物我兩忘的“空靈”境界。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何為“情”?由陰陽二氣相互感應而生,不通過人為加工而自然生成,從本性產生出來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便是“情”的流露,即中醫所說的“七情”。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調攝得當,可使人身心康泰;若七情太過,則會成為致病之源。所以,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的養生思想,備受歷代養生學家的推崇。古代哲人莊子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夫大地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志,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莊子認為,人本來是“無”,到老還要歸於“無”。

大地生我,最終是要歸納我。生,就要活得自由瀟灑,逍遙自在,不追逐名利,不為物慾所累;死,應坦坦蕩蕩地迴歸自然。有了這樣的人生觀,人就會處於一種淡泊寧靜的境界中,凡事看得開,無憂生憂死之慮。晉代醫家葛洪說得好:“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常其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安靜,災害不幹,”“仙法欲靜寂無為,忘其形骸,天下悠悠,可以長生。”

南北朝醫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得出兩條養性準則:一是“養壽之法,但莫傷之”,即養宜適度,不可太憂愁太悲傷;二是”恬潰無為”,即遙事順其自然,不為物慾所累,則可神氣自滿,盡其天年。他的“教人修道,即修心也”可謂養性箴言。唐代名醫孫思邈是養生大家,他極注重修心養性,曾在《幹金要方》中諄諄告誡人們:“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

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他將人的精、氣、神喻為燈中之油,人的生命活動猶如燈光,若燈芯用大炷,則油易盡而燈易滅:若燈芯用小炷,則油有餘而燈難熄。生命就像一盞燈,精、氣、神是“生命之油”,平時注重修心養性,淡泊處世,順其自然,“生命之油”便消耗得慢,壽命便可延長。

然而,在人生旅途中,人個可能百事順心,樣樣如意,既有花好月圓,金光大道,也會遇到風雨陰霾,急流險灘。人處在順境中時容易保持住一顆平靜的心,但一旦被貪、嗔、痴所迷或遭到打擊處於逆境中時,往往會產生過度緊張、焦慮、憂愁、抑鬱、煩惱等不良情緒,心理失衡,引發多種身心疾病而影響健康。所以,要想活得健康、過得瀟灑,需有淡泊寧靜的心態。

說淡泊寧靜,不是要你遠離社會,遠離生活,一天到晚啥也不幹,只是坐在屋子裡修行,也不是叫你到深山老林裡做隱士,而是要你在紅塵擾攘的大千世界的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工作時以入世的心態積極認真地拼搏、奮鬥,敢於在競爭中取勝,休息時則以出世的心態把一切都放下,讓心境處於一種淡泊自然的狀態之中。有人調查,諾爾獎獲得者的壽命都較長,雖然他們的工作相當艱苦,尤其是眾多的科學家們,但他們的情緒都是愉快的、靜謐的、恬淡虛無的。

因此,筆者想起近代幾位名人和高僧的感人事蹟。一位是在哲學等各個領域研究中享有盛名的任繼愈,他從不服用任何補品,而是從中醫學的“血由氣生,氣由神全”中得出“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的養生道理。他認為,養生,順其自然最好。

另一位是大學者梁漱溟,他一生經歷過大起大落的磨難,飽受心靈創傷之苦,但他以平常心對待名利榮辱。樑老說得好:“情貴淡,氣貴和。唯淡唯和,乃得其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他正因為有恬淡無我的心境,才亨有95歲高齡。

還有一位是弘一大師,他堪稱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出家之前風流倜儻,以出類拔萃的書法、繪畫、篆刻、音樂、戲劇、詩文而名揚四海,聲望之高,旁人不可企及,世俗快樂,自然享受下盡。但他不滿足於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追求的是靈魂生活,探索人生的真諦,揭開生命的本源,於是他毅然遁入空門。為了讓生命之光得到進一步昇華,弘一大師在出家的24年中,持齋甚嚴,生活極簡,潛心於修煉,把全部精力奉獻給佛學事業,精心於對佛學經典的整理和研究,寫出了《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等大量重要著作,為弘揚佛家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在探索人生真諦的道路上不斷攀登,在靈魂生活中不斷修煉,終於成為一代佛學大師。

淡泊是一種修養,一種氣質,一種智慧,一種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則是禪宗六祖慧能對淡泊的最高境界——“空”的深刻體驗,對佛性的徹悟。作為一個凡夫俗子,要達到認識自心、自性這一禪者的最高境界,則需身處於紅塵擾攘的大千世界方中進行自我修煉,去除一切私心雜態,從行為上儘量做到返璞歸真,刨歸科學、自然、簡樸、淡泊寧靜的生活,為社會、為人類作出積極、無私的奉獻,而不是被物慾所累,這樣方可體現出自我人生價值,使生命之光得到進一步昇華。

歡樂微笑益康壽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和長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氣候因素,7%取決於醫療條件。從上述的百分比中不難看出,康壽的鑰匙基本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方面人們經過實踐早已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經驗,總結出了許許多多的養生格言,現在僅將其中有關歡樂、微笑益康壽的部分格言抄錄如下,供大家參考。

運動是生命的發條,歡樂是長壽的妙藥;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頭;養生之道,顏開喜笑,平時多歡笑,勝過吃補藥;壽而康,健康才能長壽,康而樂,健康才能快樂,樂觀才益健康;真正幸福的人,是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為什麼歡樂和微笑能使人健康和長壽呢?只要瞭解了歡樂和微笑對人體所起的作用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當一個人經常處於歡樂和微笑的狀態之中時,就會激發體內的免疫球蛋白升高,使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減少疾病的發生;歡樂和微笑能促進對人體有益的內啡肽和生長因子的分泌,這樣就不僅能緩解人體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還能使人充滿活力,精神煥發;另外,歡樂和微笑能使人保持神智清醒,有利於工作、學習和生活,能起到美容作用。“笑一笑,少一少”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健康,永葆健康的祕訣是歡樂和微笑,因此我們要千方百計地尋求歡樂、留住微笑。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會遇到溝溝坎坎、磕磕絆絆,過去的事兒就過去了,不要再去糾纏和追憶,過好今天,嚮往明天,多想高興事兒,多說開心話兒,想得開、看得慣,拿得起、放得下,心胸豁達,隨遇而安,順其自然。要學古人那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雲捲雲舒”的精神。人生在世皆求樂,千金易尋樂難得。心裡坦然心自樂,寬容之心自生樂,心裡無私永遠樂。為了我們的健康和長壽,讓我們都來喜笑顏開盡情歡樂吧。

老年獨身者的益壽之道

1、適當參加體育運動。

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既可活動筋骨,又可改善孤寂的不良環境,優美和廣闊的園林、場地,使人心曠神怡,逍遙自在。

2、音樂為伴。

典雅、優美、悅耳的樂曲,是一種天然鎮痛和鎮靜劑,有助於消除悶悶不樂的情緒和肌體疲憊。聆聽音樂,會感到生活豐富而多彩。

3、豁達大度。

人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不順心的事,就看你怎樣對待?有些事只要想得開,就能放得下,不要鑽牛角尖,應該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豁達大度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4、養寵物。

可愛的小花貓、通人性的小狗,一舉一動,使人喚起生機,寵物的陪伴讓人不感寂寞。但應注意寵物的衛生,要防“貓抓熱”、“狂犬病”等傳染病。

5、善交友。

廣交知心朋友,與知己者經常傾訴衷腸,贏得友人的理解和同情。有真摯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健康之良策。

6、健康的生活方式。

衣食住行,愛好習慣,人們雖各有不同,但過健康、文明的生活則是一致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過多地嗜好菸酒,鏖戰玩牌,不講究衛生,生活無序等等必須克服。健康長壽是靠自己爭取的。

總結:綜上所述,我們瞭解了,要想長壽,健康的生活方法很重要,要時常歡樂微笑、有個淡泊寧靜心境等,那麼你的健康將會常在,生活也會長久哦!(文章原載於《養生閱刊》,刊號:2012/03,作者:楊峰;《養生保健指南》,刊號:2012/03,作者:由能力;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