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

當前位置 /首頁/飲食百科/養生保健/列表

身體這處腫脹不堪要小心

靜脈炎這個詞可能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還不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是要知道這是一種會影響到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患者經常會出現腫脹的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造成更大的危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靜脈炎的症狀以及靜脈炎的治療是什麼,順便看看怎麼進行靜脈炎的預防。

身體這處腫脹不堪要小心

劉先生今年40歲,是一位在外打工的人員。某一天發現自己雙腿腫脹,而且顏色黑紫,去醫院檢查了尿常規,是正常數值範圍,後來才得知,其實是患上了下肢靜脈炎。

他說,自己一直不知道得了病,以為是自己站久了導致腳腫,一點不奇怪,直到顏色異常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有類似症狀的患者注意,儘早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耽誤了工作時間。

那麼,什麼是下肢靜脈炎呢?醫師說,下肢靜脈曲張是下肢最常見的血管疾病,主要是因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靜脈中瓣膜的破壞使倒流的血液對靜脈壁產生巨大的側壁壓力,引起靜脈壁相對薄弱的部分膨脹。

輕者,站立久後下肢酸脹、無力、容易疲勞;重者,可以造成曲張靜脈變硬、結節、破潰出血,一些由於工作原因需要長期站立的人群,是該病易發的人群。

下肢靜脈炎的主要症狀是腿部腫脹,但和腎病的症狀不同的是,腎病的腫脹不僅僅是下肢,還包括面部等,而下肢靜脈炎只有下肢腫脹,其餘部位正常,而且尿常規也正常。

那麼,怎樣才能判定是不是得了這種疾病呢?醫師說,除了憑藉醫生的觀察判斷外,還可以通過彩超進行檢測。

此外,醫師還說,如果被診斷出是下肢靜脈炎,一般來說,在平躺和抬高下肢後,症狀會有所減輕,但不管症狀輕重與否,最好向醫生求助,不要不聞不問,任由病情發展。

下肢靜脈炎的治療

靜脈炎是指靜脈內腔的炎症並伴有血栓之疾患,中醫屬“黃鰍痛”,“脈痺”範疇。靜脈炎的發病原因是由於血流緩慢、血液凝固性增高,靜脈壁及內膜受到損害所致。

誘因是長期臥床、妊娠、外傷、手術感染、下肢靜脈曲張、內臟癌、胰腺體部癌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多種因素。傳統醫學治以溫經通絡,活血破瘀,多能治癒。

下肢靜脈炎得治療可以使用敷藥療法處方:鮮絲瓜葉10片用法:將葉洗淨,搗爛成糊狀,沿靜脈走向,貼敷患處,藥厚0.3釐米,上蓋一層塑料布固定,日換藥2次療效:敷藥1天,炎症消除,用藥2天,血管彈性恢復而愈。

中成藥療法藥名

藥丸用法

取藥丸50粒,研成細末加白酒適量,調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包紮。乾燥後滴酒保持溼潤,日換藥1次。療效:療效:連續用藥10天,可獲痊癒。

藥酒療法處方

紅花100克,75%酒精500毫升用法:藥浸酒內7天后,用藥棉蘸藥液塗擦患處,日3次。

療效

用藥3-5天,治癒率達100%。上述內容對靜脈炎的知識作了詳細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關於問題,可以向有關專家諮詢。

一般療法

以預防為主,病後及治療後應儘早進行肢體活動;長期靜脈輸液應定期更換注射靜脈;已發生血栓性靜脈炎,需臥床,抬高肢體30°至疼痛及水腫消失。

發生下肢靜脈炎,如屬一般留置針應拔除,更換穿刺部位,發炎部位可給予熱敷,症狀應在3天內改善,若無改善跡象應通知醫師評估是否細菌感染。

中醫治療

在治療手段上利用中醫 “消、託、補和寒者溫之,熱者清之,實者消之”的治病原則,中醫治療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溫經散寒、疏通經絡、化腐生肌的純中藥系列方劑,從而使動、靜脈血管恢復正常,促進血流通暢,達到迅速、高效、徹底治療脈管炎、靜脈炎、靜脈曲張等周圍血管疾病的目的。

西醫治療靜脈炎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西醫治療靜脈炎在我國逐漸普及。西醫治療靜脈炎一般採用手術治療,這種方法治療靜脈炎比較直接,但手術治療一般風險比較大,費用比較高,而且複發率較高,並伴有一些可怕的併發症,這樣還會增加後期的治療難度,也不是靜脈炎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

抗凝療法

侷限性淺靜脈炎一般不需要抗凝,廣泛或進行性淺靜脈炎及深靜脈血栓應給予抗凝。

區域性療法

慢性靜脈淤滯引起水腫者可著彈性襪。若進行溼熱敷、可利用溼熱毛巾進行熱敷。若疑是細菌性靜脈炎,需通知醫生進行導管針與血液培養,抽血培養需從其它靜脈及導管內各抽取一支進行血液培養,以作為診斷的依據。

下肢靜脈炎的症狀

1、淺層靜脈炎症狀

多發於四肢或胸部的淺表靜脈,沿淺靜脈出現硬條索狀腫痛,短2―5公分 ,長的如柳條,壓痛明顯,沿靜脈周圍有的伴發紅腫灼熱炎症反應,約2―4周後,急性症狀逐漸減退,可與面板呈條狀粘連,或條狀灰褐色素沉著。

一般患肢無水腫,淺靜脈炎的全身無症狀,這是下肢靜脈炎的症狀。

2、深部靜脈炎的症狀

好發於下肢的小腿、胸靜脈及股骼靜脈,前者為小腿腫脹,後者以大腿腫脹為主。靜脈炎患者的患肢腫脹呈筒狀,伴疼痛,行走加劇,遠端有壓跡,面板淺灰紫,淺靜脈擴張明顯。

約1~2個月後,患肢脹疼可漸緩和,但腫脹往往朝輕暮重,與活動有關。少數轉為慢性的靜脈迴流障礙,患肢淺靜脈曲張,血栓性淺靜脈周圍炎,甚至鬱血性下肢潰瘍感染,這也是下肢靜脈炎的症狀之一。

靜脈炎的幾種型別

1、化學性靜脈炎

藥物稀釋不足、輸液酸、鹼度過高、溶質的濃度過高、留置針材質的差異性皆是造成化學性靜脈炎的原因。

2、細菌性靜脈炎

通常與消毒方法不正確、穿刺技術不良、輸液套管無菌狀態的破壞、導管留置時間過長有關。

3、機械性靜脈炎

①選用的導管管徑太粗,刺激血管壁。

②穿刺部位太靠近關節處,由於關節活動造成針管與血管壁不斷地摩擦而產生髮炎反應。

③不正當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針管的滑動。

靜脈輸入強刺激性、高濃度藥物或使用時間較長,損傷靜脈內皮細胞;淺表靜脈曲張、血液淤滯;肥胖、吸菸、外傷造成靜脈內皮損傷,細菌感染等。

靜脈血管內膜損傷後,形成血栓,迅速導致整條淺靜脈壁的炎症反應,甚至累及靜脈周圍組織,並有滲出液,區域性表現有疼痛,腫脹和壓痛的索狀硬條或串珠狀硬結,全身反應不明顯。

預防

佩戴彈力襪改善下肢靜脈曲張。對於血液高凝狀態的患者在積極糾正基礎疾病的同時,應注意避免四肢、軀幹等好發部位的外傷。

此外,靜脈穿刺過程中避免同一部位反覆穿刺及使用強刺激性藥物。同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靜脈植入物造成的感染。

1.一般治療

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併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

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迴流。區域性可採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症吸收,止痛。

2.藥物治療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迴流等活血化瘀藥物。

對於位於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採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並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型別對應使用抗生素。

3.手術治療

區域性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症期消退後,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併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於炎症消退後行手術治療。

靜脈炎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常見病。男女均可發病,以青壯年多見。血栓性淺靜脈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各個部位,通常多發於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數呈遊走性發作。

臨床特點為

沿淺靜脈走行突然發生紅腫、灼熱、疼痛或壓痛,出現條索狀物或硬結。急性期後,索條狀物變硬,區域性面板色素沉著。

由於血管內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發炎。靜脈炎屬於中醫脈痺、血痺、惡脈、腫脹、筋痺、瘀血流注等症範疇。

多見於中、老年人。其臨床特點為患部腫脹、疼痛,站立或勞累加重,患部皮色加深、皮溫升高。

其病機為溼熱下注,氣血瘀阻和氣血失和而致。單側發病時、左側多於右側。發病時,淺靜脈為一硬索條,可有自發痛。

觸痛或牽拉痛,一般稱為“脈痺”;沿淺靜脈走行及其周圍組織突發色紅、腫脹、灼熱、疼痛,待紅腫疼痛漸消後,區域性可觸及硬條索狀物,且伴有色素沉著,或有微熱和輕痛,屬靜脈曲張併發者,多稱為“惡脈”;無靜脈曲張病史者,可稱為“血瘀”。

《肘後備急方》:“惡脈病,身中忽有赤絡脈如蚓狀”。“皮肉卒腫起,狹長赤痛名”。

結語:靜脈炎雖然看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其中蘊含的危害卻也很大,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護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千萬不要被一些毛病所困擾,上文中就給大家介紹了一些關於靜脈炎的相關事項,相信大家看了之後對此應該也都已經有一定了解了。

TAG標籤:身體 腫脹 這處 #